标准规程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安全生产->标准规程

绿色农产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文章来源: 添加时间:2011-07-28
    1  范围
    本范围规定了葫芦岛市绿色农产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2  生产基地选择技术
    空气清洁无污染。生产基地尽量做到远离工厂、矿区、医院、城镇。产地的大气质量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排灌方便,灌溉用水清洁。选择水源条件好、无污染、排灌方便、旱涝保收的稻田。基础稻田灌溉用水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农田土壤土质好、无污染。选择土壤耕层深厚、肥沃、通透性能好、土壤中性偏酸、有机质含量高、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
    3  品种选用技术
    品种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品种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并通过对病虫害的抗性间接影响绿色食品水稻的品质、品位,因而是绿色食品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
    3.1  品种选用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绿色食品水稻品种应尽量做到优质性、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相统一。应选择米质优、抗性好、产量高的通过了审定的品种。适宜我地区栽培的主要品种有辽星1号、盐丰47、龙盘5号、屉优418、辽优1052、添丰9681等。
    3.2  种子质量要求
    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7%,发芽率不低于93%,含水量14%以下。良种应进行精选、加工、包装,提倡使用包衣种子。
    4  培育壮秧技术
    壮秧是绿色食品水稻生产获得高产的前提,应抓好主要的技术环节。
    4.1  播前种子处理
    首先要抓好晒种和风选工作。一般在水稻浸种催芽前3~5天,将种子薄晒1~2天,提高其种子发芽和出苗整齐度,但切忌在水泥晒场上暴晒。晒过的种子经过风选去除瘪粒、虫粒、杂草种子和杂质。第二,要搞好种子的精选和消毒。风选后的种子用比重1:1的黄泥水或盐水进行精选,将精选出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500倍25%可湿性多菌灵粉剂药液浸种,浸种12小时。或用600倍白菌清药液浸种48小时。
    4.2  选择适宜的育秧方式
    我地区主要的育秧方式有肥床旱育秧、塑盘旱育秧等。采取旱育方式能显著提高水稻秧苗素质。
    选好旱育秧床。旱育秧床应选择背风向阳、通透性好、土壤肥沃疏松、地下水位低、水源灌溉方便的菜园地或旱地。头年冬季要注意培肥,特别是增施有机肥。苗床的整理、培肥与消毒。播种前要将苗床翻耕、精细整理后按1.4m的宽度作厢。为保证旱育秧苗的正常生长,苗床应进行培肥,一般每平方米施用10kg腐熟农家肥、深翻到床土中;播前3~5天,按每平方米尿素40g、过磷酸钙150g、硫酸钾30g、硫酸锌9g、混拌后均匀施下并翻耕到10~15cm土层中。水稻秧苗喜偏酸环境,秧床土壤PH值大于6的要进行调酸,一般每平方米用硫磺粉75~100g在播种前25天均匀施入并翻至10cm土层中。为防止立枯病,可在播种前每平方米苗床用70%的敌克松25g兑水600~800倍喷洒厢面。用“移栽灵”处理苗床能有效解决盐碱土壤的立枯病问题。采用壮秧剂技术。旱育秧一般每20平方米秧床用壮秧剂1袋,与过筛细土拌匀后,均匀施撒于苗床,并耙入2~3cm表土层。塑盘旱育秧一般150个秧盘用壮秧剂1袋,用210kg过筛细土拌匀后装盘。
    4.3  播种
    播种期的确定要根据气温和育秧方式而定,也要考虑品种生育期的长短。在气温稳定通过8℃时即可播种。旱育秧播种期在4月上旬,软盘育秧在4月中旬。播种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秧苗的素质。旱育秧要求稀播培育大壮秧,而软盘育秧的秧龄短,可以比旱育秧播种量稍多一些。一般薄膜旱育秧的播种量为每平方米150~200克(干种重),软盘育秧为每盘60~80克。
    4.4  加强秧田管理
    因绿色食品生产不使用任何化学除草剂,秧田管理对防止杂草的生长显得非常重要。水分管理。齐苗前应保持床土水分充足以利全苗;二叶苗后要减少水分,保持床土表面干燥,只要秧苗不出现卷叶缺水症状都可不浇水,以促进根系发育和地上部矮壮肥料管理。苗期一般不用补肥。2~3叶期可视生长情况补充“断乳”肥,按666.7平方米1~2kg尿素,兑水浇施,起到补水补肥作用。
    病虫害防治。旱育秧易遇立枯病危害,可在播后12天左右用10000倍的敌克松药液防治,也可在发病区用壮秧剂处理,治疗效果非常显著。绿色食品水稻必须培育出符合标准的壮秧。中苗:秧龄30~35天,叶龄3.5~4叶,根数9~11条,30%带蘖。大苗:秧龄40~45天,叶龄4.5~5.5  叶,根数13~15条,带蘖率80%以上。
    5  大田管理技术
    5.1大田栽插方式及要求
    在气温平均稳定在13℃时即可开始插秧。
    常规栽培。一般插秧规格按30cm x13.3cm(即9寸x  4寸)或30cm x 16.5cm(即9寸 x 5寸),每穴3~4苗。
    抛秧栽培。666.7平方米抛22000~25000穴。抛秧栽培水稻的大田应精细整理,做到田平泥融。抛时要顺风高抛,以田定盘,分厢分次 抛匀。一般宜在下午4点以后为好。
    5.2 大田施肥技术
    施肥原则。绿色食品水稻生产的施肥不仅关系到绿色食品水稻的质量,也关系到产量,应以农家肥为主、有机肥为主,尽量减少化学肥量。
    施肥技术。基肥为主,占总施肥量的60%;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占总施肥用量的80%以上,一般每666.7平方米用农家肥5000kg以上,在翻耙前施用,确保水稻生育期能稳长。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科学追肥,掌握“三看”:
    看品种。矮秆品种宜多,高秆品种宜少;杂交稻宜多,常规稻宜少;耐肥品种宜多,不耐肥品种宜少。
    看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多的应控氮补充磷钾肥;沙壤有机质少,易漏水漏肥田,追肥宜少量多次。
    看苗情。秧苗绿色偏浓的,应减少氮肥施用,秧苗颜色发黄的则应适当补追氮肥,后期叶色偏淡的可采用叶面喷肥。
    一般中等肥力地块,每666.7平方米农家肥4000~5000kg,纯N10kg,P2O53kg,K2O3kg,在大田平整退水后均匀施入泥中。
    5.3  管水与晒田技术
    5.3.1 管水技术
    插秧后应浅水管理,最好采用浅湿管理结合以提高水温、泥温,促进秧苗分蘖。秧苗成活返青后可采用浅水管理。抛秧栽培水稻在抛后2~3天内以湿润管理为主,促进发根,切忌水层过深造成飘苗;立苗后可采用浅水管理,促进低位分蘖发生和生长。
    5.3.2 晒田技术
    晒田一般采取“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原则。一般插秧的田块,当 苗蘖数达到计划有效穗 的1:1~1:1.2时就应晒田。抛秧田块由于落泥浅、低位分蘖发生快,晒田时间宜比一般插秧田提早,一般在苗数达到预计有效数80%左右时就应当晒田,而且应适当重晒,以促进扎根,防止倒伏。
    6  病虫防治技术
    6.1 防治原则
    绿色食品水稻生产的病虫害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选用抗性品种为前提,健康栽培为基础,生物、物理防治为主体,实行生防、物理和化学农药防治相结合。化学防治时必须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注意保护天敌;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掌握最适防治时期,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施用次数。
    6.2  病虫害防治措施
    6.2.1 采取栽培措施,增强作物抗病能力
    绿色食品水稻生产应切实加强科学水肥管理,降低田间阴蔽,造成不利于病虫发生蔓延的环境。
    6.2.2 采用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技术是绿色食品水稻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常用的生物防治途径有:a 以虫治虫。例如,释放赤眼蜂,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的稻纵卷螟、二化螟、三化螟等主要水稻虫害。青蛙是稻田多种害虫的克星,保护青蛙,可较大程度减轻虫害。b 用禽除虫。在大田水稻返青分蘖至抽穗前放养小鸭,既可除虫还能起到中耕作用。c 生物农药防治害虫。当前在生产上普遍使用的井岗霉素就是防治纹枯病的有效生物农药。
    6.2.3 采用物理方法防治
    绿色食品水稻生产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上,采取物理防治方法是减少污染的重要途径。一是采用灯光诱蛾.根据昆虫的趋光性,在稻田用白炽灯、黑光灯、高压汞灯,对害虫进行诱杀,能有效降低害虫基数,防治效果很好。二是人工捕捉,拔除病株和打捞菌体。对于虫害特别严重的地块,可用人工捕捉,或用竹扫帚将虫达入稻田中,以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
    6.2.4 科学使用化学农药防治
    绿色食品水稻生产病虫害化学防治的农药选用必须符合《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393-2000)的要求,限定限量使用低毒、低残留化学合成农药,化学合成农药在绿色食品水稻生长期内只能允许使用一次,并严格遵守其用量,施药方法及安全间隔期。
    7  收获贮运技术
    绿色食品水稻生产要注意适时收获,科学贮运。一般达到九成熟就收获,应边收边脱,避免堆放造成黄垩米影响食味品质和卫生品质。切忌在沥青公路上打场,以免造成污染。
    绿色食品水稻的贮藏仓库要搞好消毒杀菌,除虫灭鼠。稻谷入库后经常检查温、湿度以及虫鼠害情况,防止潮湿霉变。绿色食品水稻的运输要避免与其它有毒有害物质混载,以防止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