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产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畜牧兽医->畜牧草业->畜牧产业

把产业“串”起来把规模做上去

文章来源: 添加时间:2016-03-09

   湖北省宜昌洪家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敖兴华的这个春节过得很如意,虽然已时隔近一个月,可回想起年前出售牛肉的情景他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从元旦到春节的一个多月内,牛场共屠宰加工肉牛93头,产值近300万元。另外,场内还平安降生了61头小牛。”据了解,2015年,他的牛场共出栏肉牛320头,而今年的第一个月的销量就达到去年销量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希望这个势头能一直保持下去。”敖兴华对今年的行情充满了希望。

    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发展肉牛养殖

    谈起为什么选择养牛行业,敖兴华说,其实在养牛之前,他并没有接触过养殖业。2011年,想创业的他开始四方考察,在不经意间得知,我国消费的牛肉有70%依靠进口,“我认为这说明我国的牛肉产量还不足以自给自足,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牛肉的需求量还会不断增加。再加上我们这里的自然环境很适合养牛,所以我最终选择了养牛创业。”

    去年发生的“僵尸肉”事件给了敖兴华很大的震撼,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发展养牛业的决心。他说,一直以来,国家都是支持养殖业发展的,这一方面是为了解决畜产品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食品安全。“‘僵尸肉’只是一个代表性事情,更常见的是走私牛肉,这其中不乏注水牛肉,而这些产品在安全方面根本没有保证。”敖兴华认为,如果国内肉牛的养殖量和牛肉产量能够得到提升,那走私牛肉的数量就肯定会减少,“对牛肉产品的安全保障也就会提高一个档次。”

    2012年,敖兴华成立了自己的养殖公司——宜昌洪家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规模养殖公司引进了西门塔尔、夏洛莱、南阳牛、鲁西黄牛等知名品种近70头,正式踏上了养牛之路。为保证牛场生物体系的安全,敖兴华采取了自繁自养的方式,到了2015年年底,他的牛场就达到了存栏520头的规模。

    以发展为理念把产业链“串”起来

    规模上去了,如何提高效益成了敖兴华下一步要考虑的问题。“正常情况下,每出栏一头牛可以赚四五千元,品牌‘响呱呱’的牛肉当然会高一些,另外如果做深加工的话,效益则会翻三倍。”与小规模养殖户相比,敖兴华显然有更大的“野心”。2013年年底,他为自己的牛肉注册了“洪家湾”品牌,开始走品牌营销路;2014年年底,他开始涉足深加工行业,并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了“种草-养殖-屠宰-加工-包装-销售-配送”的一条龙产业链,“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牛源方面绝对不成问题,除了我自己的养殖场外,2013年,我还成立了合作社,组织周边农民一起养牛,规模都在不断扩大。”敖兴华说,产业链虽然形成了,但却举步维艰。“主要是受资金的限制比较严重。”他说,养殖场用地、设备与进牛的资金花费了他大部分的积蓄,而后期的工作仍需要大量资金,怎么办呢?只能通过借款和贷款来实现。“借款不现实,养殖投入太大,亲朋好友也没那么多钱,贷款又太难,银行不愿意把钱借给我们这些养‘活物’的人,怕资金回笼没有保障。再加上地方政府对养殖业的支持力度不足,养殖户想贷到款十分不易。”

    在资金没有着落的情况下,敖兴华的梦想只能靠自己一点一滴地实现。“好在销路已经打开了,除了周边城市外,我们的牛肉最远已经卖到了深圳。”除了传统的商超和专卖店等销售方式外,他今年还打算走网络营销,深知自己在这方面已经慢一拍的敖兴华说,“现在这网络真是太厉害了,传统的养殖业也得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才行。”

    以科技为支撑提高养殖效益

    “春天马上就要来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我得好好为这一年的发展做个规划。”敖兴华并没有沉醉于已有的成就,“我认为今年牛肉价格会呈现出上涨的趋势,因此,我们还会尽量去扩大规模。”

    比扩大规模更重要是,敖兴华认为现在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因此,我将提高牛场和屠宰加工厂的科技含量,争取做一个以科技致胜的企业。”他解释,很多社员认为养牛并不需要知识,一直靠传统的经验来养殖就行了,殊不知,如果没有科学的防疫措施和精细化的管理,养牛的效益将直线下降。同时他也希望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等多学到些科学养殖的方法。